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360度全景投影呈現數字化后的敦煌莫高窟220窟。
(攝影:楊牧)
【編者按】香港,一直被視為亞洲“創意之都”。信息流通自由、法律制度健全、資金儲備雄厚,讓香港成為創意人才匯聚、創新技術誕生和創意產業發展的絕佳場所。人民網年度赴港主題采訪的其中一站來到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這所學院創造性地使用數字3D技術,將謝絕公眾參觀的敦煌莫高窟220號窟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
看過敦煌莫高窟的人,都會贊嘆中華民族祖先留下的這座絢爛文化瑰寶。他們也都會思考中華民族的子孫該如何傳承并保護好這座瑰寶。
來自敦煌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已有超過500萬人參觀過莫高窟。參觀人數不斷增加令莫高窟的保護工作面臨日趨沉重的壓力。大量游客進入洞窟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帶入的濕氣,已對壁畫和塑像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部分洞窟已被迫永久性關閉。
“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展示是多年來難以解決的矛盾,”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的譚雪告訴記者,“但將文化遺產進行數字3D化正在逐步改變這一局面。”
2011年,在香港敦煌之友的贊助下,香港城市大學互動視覺及體現應用研究室與敦煌研究院合作,使用數字3D呈現技術成功將已永久性關閉的莫高窟220窟重新帶回公眾面前。
在這里,記者得以欣賞到數字3D化之后的220窟所描繪的藥師琉璃光佛東方凈土世界。帶上3D眼鏡,置身于360度全景投影環境,仿佛來到現實世界中的敦煌石窟。透過立體互動動畫及數碼音響效果,壁畫中的人與物“活”了起來。虛擬石窟中,藥師佛七化身一字排開,站在蓮花座上。佛前中原式燈樓和西域式燈輪并出。28名樂師分坐前方兩塊方毯下,演奏著中原漢民族、西域少數民族以及從外國傳入的各種樂器。壁畫上方飛天翱翔,下方舞伎起舞。畫中的神將,身著甲胄,頭戴寶冠,寶冠上飾以不同的動物肖像。可謂:佛像莊嚴、法器絢麗、古琴悠揚、舞姿曼妙。
譚雪介紹,為了將220窟藥師琉璃光佛壁畫數字3D化,30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耗時6個月,對壁畫圖像進行了數碼修復并重新上色。研發人員還錄制了仿古樂及邀請北京舞蹈學院編舞錄制壁畫中的舞蹈,在虛擬石窟中播放。古代歌舞就這樣借助3D立體動畫技術從壁畫中“走”出來。
這個技術還可以通過“虛擬手電筒”感受實地參觀洞窟時以手電筒瀏覽的過程,也可以通過“虛擬放大鏡”觀看高清晰度壁畫細節,“這為很多佛教研究人員繼續研究提供了便利”。
譚雪指,“這項技術不僅細致記錄了文化遺產的資料,也同時向觀眾提供了不同的體驗方式,很好地解決了文化遺產展示與保護之間的矛盾。”
然而,中國亟待保護的文化遺產有很多。單就敦煌莫高窟來講,莫高窟有700多個洞窟,其中492個洞穴都藏有豐富的壁畫和雕塑,必須對它們加快進行數字3D化,才能盡可能延長遺產的壽命。
“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需要與時間賽跑。”譚雪說,對莫高窟220窟進行數字3D化是城市大學第一次與內地文物保護單位合作的項目。“我們的數字3D呈現技術系統很穩定,以后希望能得到更多考古資料以及資金方面的支持,推動這一技術得到更廣泛的運用,留存和保護更多的中國文化遺產。”(記者 楊成 楊牧 趙艷紅 李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