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橫琴開發看粵澳如何構筑人才高地
珠海橫琴一角。 |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日前公布,合作區將采用澳門與廣東共商共建共管的體制機制,澳門將在合作區開發建設、管理運營等方面發揮重要角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人才支撐是關鍵;洶娜缃裾e極攜手,在合作區這片熱土上吸引并培養人才。
形成區域人才共享機制
總體方案提出,允許具有澳門等境外執業資格的金融、建筑、規劃、設計等領域專業人才,在符合行業監管要求下,經備案后在合作區提供服務。推動在合作區創新創業的澳門青年同步享受粵澳兩地的扶持政策。這些將為澳門的專業人才走進橫琴創業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科技人才對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我們希望用好澳門的便利條件,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橫琴發展事業!睓M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未來在人才進入便利、簽證便利等方面都有相關措施,能夠讓人才在合作區扎堆,推動產業發展。
聚焦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以高新技術、現代金融業、醫療健康、商貿消費、文旅會展和澳門特色品牌加工等產業為重點,合作區迎來“人才蓄水”的窗口期。澳門特區政府積極對接此類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增強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在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框架下,推動廣州、深圳等內地中心城市與澳門建立人才聯盟,形成區域人才共享機制,創新人才供給方式,為澳門持續繁榮發展提供充足穩定、機制化的人才保障。
提升澳門高等教育輻射力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除了吸引人才,粵澳雙方也在積極探索如何共同培育人才。
“‘橫琴方案’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有利于推動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為澳門長遠發展帶來新機遇,拓展新空間,澳門高等教育通過參與合作區建設也將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發展。”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說。
宋永華表示,澳門大學將以“立足澳門、共建灣區、融入國家、走向世界”為發展定位,通過前沿科技研究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為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和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澳門城市大學副教授周平說,上世紀80年代,內地有了教育事業產業化管理的萌芽。高校在堅持育人的前提下,開辦校辦產業,形成產學研三者結合的雛形。高等教育順應了從重基礎教育到培育應用型人才的觀念和行動上的轉變。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教育產業化方面有實踐探索,相關經驗值得借鑒。
澳門專才學會創會會長簡浩賢認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在高等教育協同發展上,應該從認清不足、優勢互補到融合發展這三步走。
提高本地人才培養質量
澳門要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這為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良機。為大灣區建設培養科技人才,通過產學研合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高等教育都將扮演重要角色。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澳門高等教育如何融入大灣區發展中?
2016年,粵港澳三地教育部門合作推動成立粵港澳高校聯盟。三地院校結成聯盟,促進了相互之間的交流合作和資源共享。2017年,澳門通過《高等教育制度》法案,在開辦專業、學分互認等方面給予澳門高校很大彈性。澳門還成立高等教育基金,支持澳門的院校、學生到內地交流。澳門也有不少高校學生通過政府支持或社團組織,到內地尤其是大灣區進行短期實習。
澳門理工學院公共行政學教授婁勝華認為,內地高等教育助力經濟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才的培養,二是科技的支撐,其中都有值得澳門參考的經驗。澳門首先要發揮當地現有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化上的作用;其次在傳統行業的改造中發揮高校的技術優勢,比如通過發展“互聯網+”,賦予傳統旅游業新能量;再者是加強與大灣區高校的科研合作,為促進澳門多元產業發展,引進外地科技等相關專業人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