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端午粽飄香
蘭香閣老板陳志偉(右)在包粽子。 |
“美點香茶一盅兩件,舊客新知萬語千言。”位于澳門新埗頭街的蘭香閣,是一家已近“花甲之年”的粵式茶樓。一壺茶、數籠精致點心,或扶老攜幼話家常,或三五知己品人生,街坊們在此數十年不改其樂。
老板陳志偉說,以往,客人們喜歡在這里翻閱報紙,現在喜歡看手機,配搭上舊式茶樓的“叫賣”推銷風格,別有一番情懷。
經過口口相傳和網絡推介,蘭香閣這個名字在內地也算有小小的名氣。尤其是澳門回歸祖國以后,蘭香閣的生意更是“旺了許多”。“內地的發展一日千里,沒有這么多內地游客,澳門經濟也不會發展。”陳志偉說。
粽子,是蘭香閣的一大傳統招牌。端午節前夕,蘭香閣更是粽香滿閣,一入門就可看到,收銀臺搖身一變成了琳瑯滿目的粽品展示柜,上方吊掛了一只只五花大綁的粽子。另一邊的桌子上,擺滿了糯米、紅豆綠豆、咸蛋黃、五花肉和臘肉等,員工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包粽子。
“每年到賣粽子的時候,我們一樓的店面全都不做生意,架好鐵架掛滿粽子。”陳志偉解釋說,因為訂單眾多,離端午節還有兩個月時,就要開始組織人手去包粽子,賣粽子也要忙到晚上八九點鐘。整個端午節下來,差不多要賣到幾萬只。
“堿水粽用竹葉來包,蘆兜粽就用蘆兜葉來包,裹蒸粽用荷葉來包……因為每個品種的性質不同,所以用料也不同。”在“粽子山”前,陳志偉如數家珍。
蘭香閣的粽子有雙黃燒腩蘆兜粽、綠豆咸肉粽、裹蒸粽、堿水粽等上十種,根據粽子“內涵”,價格從16元(澳門元,下同)到100元不等。這些粽子往往都有一斤多的分量,其中,被稱為粽子界“巨無霸”、身價高達百元的蘆兜粽更是蘭香閣的一大特色。
每到端午,是蘆兜葉長勢最佳的季節。將經過除刺、晾曬、燙青等工序處理過的蘆兜葉卷成圓筒形,放入事先攪拌均勻的糯米、紅豆、咸蛋黃、干貝、瑤柱和臘肉,將粽子豎起,手輕拍粽身,抖實米粒,順手把粽子另一頭的粽葉也折一下。最后用咸水草一扎,繞幾繞,打上繩結,一個圓實修長、如手臂粗細的蘆兜粽已具雛形,再送上三樓大鍋灶蒸熟。蒸熟后的粽子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咸甜適中而著稱。
端午節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澳門將端午節列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表示,賽龍舟和食粽子是現今澳門最為流行的端午活動,每逢節日各大商戶和家庭都會制作不同種類的粽子。文化局在端午節的介紹中,用的就是蘭香閣制作粽子的照片。“澳門很好地保存了端午節文化的特色。我們到現在還是做舊式的粽子,保持以前的水平,只有越做越好。”陳志偉說。
疫情暴發以來,蘭香閣的生意也下滑了三四成。陳志偉說,自己的店鋪一直堅守著經營,長年無休,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只休息了4天。“澳門真的是一塊好福地,疫情一直控制比較好。現在游客稍微多一點人來,(澳門特區政府)又在推消費券,生意好一點。”
已經65歲的陳志偉和兩個姐姐如今支撐著蘭香閣。“因為不舍”是他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談到未來,他坦承:“再接手就沒有兒女來承接,現在年輕人不愿意做我們這一行,因為太辛苦。沒有接班人,所以可能到我不做了也要結束,不舍得也沒有辦法。”
蘭香閣三樓的廚房里,又一鍋粽子伴隨著水沸聲將熟。粽葉的清香、肉蛋的醇香、濃濃的米香融為一體,直入鼻腔和肺腑。粽香悠長,著實令人不舍。
“這里是澳門許多人的端午記憶。”一名前來購買粽子的食客說。
(據新華社澳門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