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標|香港故宮打卡點一一搶先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于7月2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又一“香港新地標”!開幕展覽由香港故宮與故宮博物院共同策展,將以輪換方式展示914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其中不少藏品是首次赴香港展出。香港故宮的設計和內部有什么講究?究竟有哪些寶物?跟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來打卡!
香港故宮樓高7層,共有9個展廳。香港故宮的設計是把中國傳統建筑的元素、現代建筑的手法,以及香港城市景觀配合起來建筑而成,最重要的是其布局參考了紫禁城中庭宮殿之間的關系和紫禁城的琉璃瓦,用現代鋁的金屬材料去展現琉璃瓦形態,制造出一種動態感,形成了香港故宮天花板的設計,是傳統與現代的連接。
一號展廳
紫禁萬象——建筑、典藏與文化傳承
紫禁城建于北京中軸線上的地理位置,昭示了它在政治與文化上的中心地位。香港故宮一號展廳通過一百多件故宮典藏,介紹清代的紫禁城。
△一號展廳:大清受命之寶,乾隆皇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位列二十五寶之首。
△一號展廳:萬國來朝圖
△一號展廳:康熙皇帝夏季所穿的彩云金龍紋男單朝袍
三號展廳
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
“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為香港首個大型故宮博物院陶瓷藏品展覽,展期為一年或以上。169件展品均為各時代的精品,是中國陶瓷史的縮影。展品中有66件國家一級文物,占總數的近40%,彌足珍貴。其中包括北宋的“孩兒枕”“淡天青釉筆洗”,明代永樂年間的“青花龍穿花紋扁壺”,清代康熙年間的“折胭脂紫地琺瑯彩折技蓮紋瓶”,以及雍正年間的“各色釉菊花式盤”等珍貴文物。
△三號展廳:北宋“孩兒枕”
五號展廳
器惟求新——古代工藝對話當代設計
現代中文所用的“設計”一詞雖于十九世紀末才為人廣泛應用,但中國匠人構思及創作器物的傳統已可上溯至數千年前。這些古代設計蘊含對創新的執著、對物料的實驗精神,或是對用家體驗的考慮,與當代設計思潮契合。這次展覽精選故宮博物院一百余件工藝瑰寶,以設計、制作及使用三個角度解讀中國傳統工藝的藝術價值。展覽還與香港的優秀設計師合作,展示傳統工藝對當代設計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響。
△五號展廳:別具一格的“講解”,等你來體驗!
△五號展廳:乾隆款彩色玻璃螺旋紋撇口瓶
八號展廳
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
這個展廳匯聚了35件包括晉、唐、宋、元年間的書畫經典名作,均為國家一級文物,如根據曹植所寫《洛神賦》而創作的故事畫、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北宋摹本),布局宏大,細節豐富,色彩濃麗而不失清雅。帶有宋代畫院氣派的國家一級文物“江山秋色圖卷”;國家一級文物“行書研山銘卷”;國家一級文物“宋趙佶楷書夏日詩帖”,等待大家來揭秘!
△八號展廳:《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九號展廳
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
馬一直是激發人們藝術創作靈感的源泉,魅力貫穿古今中外。該展廳精選111件故宮博物院藏馬文化藝術珍品,有繪畫、雕塑等,并展出13件來自法國巴黎盧浮宮以馬為主題的世界藝術藏品,與故宮珍寶交相輝映,展現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
正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在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所說,香港故宮的愿景是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同時推動世界不同文明的對話,香港故宮將來的重點工作是對香港大眾,尤其是年輕人提供一些平臺,提高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并跟世界不同的博物館合作,通過展覽和研究合作,讓中國文化連接世界觀眾,走向國際。
吳志華館長還說,要將故宮融入生活,讓故宮文物和故事走進老百姓的生活。香港故宮將會開展各種文創活動,讓市民來感受,館內在二樓和四樓都設有戶外觀景臺,可以近距離欣賞維港海景,市民逛累了,不妨坐下來休息一下,再回來繼續故宮之旅。(總臺記者 朱丹 周偉琪 孫繼文 黃耀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