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啟面向全球招攬人才模式
圖為香港維多利亞港。 |
近期,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多項全新和優化人才入境措施,面向全球“搶人才”,獲得廣泛關注和積極反響。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也是內地對接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特區政府必須更加積極進取“搶人才”,強化發展動能,保持發展活力。
推出多項招攬人才政策
吸引人才是香港特區政府2022年度施政報告的重點之一。李家超在這份其任內的首個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搶人才”措施,包括成立“人才服務窗口”,由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專責制訂并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向來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持,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化現有多項輸入人才計劃、加強吸引力等。
其中,“人才服務窗口”在線平臺于去年底投入運作。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現在正是香港主動出擊、競逐人才的黃金時機。特區政府定當全力以赴,全面推進“人才服務窗口”等一系列新措施,以補充和豐富香港人才庫,配合香港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為期兩年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也已于2022年底開始接受申請。合資格人才包括過去一年年薪達250萬港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畢業于全球百強大學并在過去5年內累積3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士等。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日前介紹,“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推出約兩周后已接獲逾5300份申請,平均每日有350份至400份,當中約六成已獲批,各界反響熱烈。
此外,特區政府還對“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等多項現有人才計劃進行不同程度優化,增強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比如自今年1月1日起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年度配額,為期兩年,并簡化審批程序等。在創科領域,特區政府也優化了“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撤銷科技公司在計劃下輸入外來人才時必須增聘本地雇員的規定,并將新興科技行業擴展至14個,以加快輸入人才的步伐。
釋放求賢若渴強烈信號
香港輿論認為,一個“搶”字,展現了香港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之變,從“積極不干預”變為主動作為、勇于擔當。“過去我們被動等人才上門,現在必須要主動去找人才。”李家超說,過去兩年受各種因素影響,香港本地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多個行業正面臨人力短缺問題,必須要更加積極主動“搶人才”。“現在我們是積極主動去‘敲門’,并告訴大家我們有很多新政策。”
按照特區政府制定的目標,預計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通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每年吸引至少3.5萬名人才,即3年吸引至少10.5萬名人才。上述吸引人才目標較去年和前年的年均人數增加40%。“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并有十足信心讓KPI達標。”陳國基說。
香港正全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創科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而科技人才短缺卻成為香港創科企業發展的一大掣肘。對此,香港特區政府不久前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提出充實創科人才資源,計劃至2032年將創科產業從業人員從目前的約4.5萬人增加到不少于10萬人。“藍圖提出的加大力度吸引高精尖人才、強化對大學基礎科研的支持等措施都極具誠意。相信這些措施落實之后,我們會迎來并留住一批又一批優質創科人才。”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王鉆開如是說。
鼓勵人才在港落地生根
“搶人才”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包括工作簽證、科研支持、成果轉化、人才住房、子女入學、社會保障、落戶政策等多個環節,需要一整套的制度設計。對此,香港特區政府做了一系列相應規劃。比如,為積極吸引海內外創科人才來港,特區政府計劃將加大力度招募海內外年輕科研人才并吸引香港海外留學生回港發展,加強資助年輕科研學者,增加人才住宿配套,增強人才的歸屬感,鼓勵人才在香港落地生根。
“針對重點行業,我們的人才政策有一系列‘量身訂做計劃’,包括稅務優惠、員工補貼、生活補貼等。比如企業需要土地、扣減稅務,甚至員工要讀書、找地方住,這些我們都有相應安排。”李家超介紹,特區政府出臺這些配套措施,目的是希望優秀人才來到香港后,感受到香港廣攬英才的誠意,并扎根成為香港這座城市的一分子。
“香港本身是有吸引力的,這就是我們的DNA。”李家超認為,香港除了固有的低稅率、簡單稅制、自由開放、中西文化融和等優勢外,還具備“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和政策措施,為香港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廣闊空間,也大大增強了香港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孫玉菡同樣認為,香港在招攬人才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獨特優勢。人才最看重的是機遇和舞臺,而隨著香港和內地開始分階段有序恢復人員正常往來,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將更加彰顯,內地的經濟增長趨勢將成為巨大驅動力,吸引更多海內外人才來港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