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人和事”專題展在港舉行——
激發港人厚植愛國愛港的家國情懷
如果88年前來到清華園,可以“打卡”哪些建筑?如果98年前在清華園散步,可能偶遇哪些大師?如果乘坐“時光機”縱覽清華112年的發展歷程,會發現哪些清華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歷史瞬間?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交流會在香港孫中山紀念館舉行,70余名香港政界代表、香港市民、清華校友代表等齊聚一堂,參觀正在此間舉辦的“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的人和事”專題展覽,并暢談收獲與感動。
此次展覽分為早期的清華、清華杰出學人、清華與香港、教育角等4個展區,集中反映了清華創建和早期發展的歷史,介紹了梅貽琦、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葉企孫、朱自清、梁思成、馬約翰等8位杰出學人的成就。展品中既有來自清華大學校史館、檔案館珍藏的60余組校史資料和100多幅歷史照片,也有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部分館藏,包括相當于當時“大學文憑”的光緒三十年(1904年)國子監發出之監照等。展覽由清華大學校史館與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旨在向香港各界介紹以清華為代表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歷史,促進香港各界特別是青少年厚植愛國愛港的家國情懷,自開幕以來已吸引1.8萬余名香港市民前來參展。
在“清華杰出學人”展區,一份特別的《清華周刊》吸引眾多參觀者。刊物上記載了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學者梁啟超1914年11月5日在清華大學以《君子》為題進行的演講全文,后來演講中引用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被概括成清華大學的校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清華學子。
在交流會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表示,此次展覽生動展現了清華大學的校訓、校友和校園風貌,展現了清華的優良傳統,內容豐富多樣,非常適合香港同胞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前來,激勵他們奮發有為、爭做棟梁,為中國社會進步和世界科技進步奉獻才智。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梁潔玲表示,希望借此次展覽促進香港特區政府和清華大學的交流,把清華大學的校史介紹給香港市民尤其是學生,讓他們了解祖國高等教育的歷史發展,厚植愛國愛港的家國情懷。
“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啟示我,如何把記憶抱緊;請告訴我這民族的偉大,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葵涌蘇浙公學、福建中學三所學校的學生代表在交流會上朗誦了聞一多、朱自清、楊絳等清華學人的詩詞,從中感受到他們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永葆愛國底色的精神氣節。
“我印象最深的是展廳結尾特別設置的教育角。”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二年級學生林子龍觀展后,深深感受到一代代清華人心中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扎根祖國大地,以赤子之心書寫青春華章,這讓林子龍備受激勵與鼓舞。
為了增加展覽的趣味性,主辦方特別設置了系列互動環節,如清華校徽電子拼圖、“清華大學二校門”環保手機座制作手工坊等。許多香港青少年在互動游戲環節“通關”,集齊了清華校徽拼圖,獲得“清華大學預備班”學生手冊。
據悉,孫中山紀念館在展覽期間還舉辦了“清華人”系列講座、“我和我的清華”分享交流會等活動。專題展覽結束后,主辦方將增加清華大學與香港高校合作交流的成果展示等內容,繼續在香港一些大學巡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