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傳拓技藝體驗活動在澳門舉辦
人民網澳門7月8日電 (記者富子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石傳拓技藝體驗活動” 7月8日在澳門城市大學啟動。正值暑期,澳門市民、青年學子及文博從業人員等踴躍參與,普及傳承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助力建設澳門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據悉,本次沉浸式體驗活動,以平面碑刻傳拓技藝為主,同時演示浮雕、造像、畫像磚、畫像石的傳拓技藝。活動中,義務講授傳拓理論知識、傳拓工具制作,系統培訓碑刻傳拓技藝,包括清理器物、上紙、上墨、揭取等多道工序。澳門城市大學中葡文化遺產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為活動提供館藏古磚。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一道工序都有著嚴格的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在拓印時,先將拓包醮墨試打,再上紙拓一層淡墨,待二至三遍拓印上墨后,墨色逐漸加深,直至拓紙上的磚銘清晰顯現。當拓紙達至八九成干時,便可從磚體揭下拓片,完成拓印。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葉桂平教授出席啟動儀式時表示,科普和科研一體兩面,不可偏廢。作為國家級科研平臺,文化遺產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既承擔相應的學科建設及實際問題探索與突破的使命,也承擔科技交流、科普知識的使命。本次科普活動就是師生交流、科研人員與市民交流的良好契機。
洛陽非物質文化遺產“金石傳拓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執行館長朱曉輝指出,傳拓是用紙、墨及工具將鑄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和紋飾拓印下來的傳統手工技藝,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技藝始于魏晉南北朝,歷經隋唐時期的演進,至宋代已經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并延續至今。他向大家展示十余幅傳拓作品的多色套拓技藝的畫面效果,引起了師生們的濃厚興趣。
此外,朱曉輝向澳門城市大學圖書館贈送《洛陽新見北魏瓦削圖志》《洛陽新見漢晉刻文磚銘輯錄》。知名文物鑒定專家、洛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國強向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贈送兩幅珍貴石刻拓片。
據悉,第一期體驗活動7月8日至14日舉辦,主辦單位還將在7月15日至21日舉辦第二期體驗活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